努力打造地方资讯门户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中国建造师信息网-福建二级建造师_报考条件_学历要求_报考资格_报名时间_注册_培训-中国建造师网

热门关键词: 

  昨天的文章,我着重谈了人民币广义货币M2自1952年以来的情况,并且将中国的M2,与国际其他大型经济体的广义货币数据进行了对比。

  根据现代信用货币产生的规则,央行在市场上买入债券(或其他资产),然后,印出来相应的货币,央行买入的债券(及其他资产),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体现为央行资产,而购入资产所发行的信用货币,在资产负债表上则体现为央行负债。

  所以,想要知道各国真正由央行印出来的钱是多少,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查看各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资产或负债的规模,就是央行“印钞”的规模。

  进一步地,如果分析央行资产端的内容,还能知道钱是以什么方式印出来的——也就是“钱以什么为锚”的问题。

  具体到中国来说,1994年元旦人民币汇率并轨之后,为了与国际接轨,中国人民银行于开始公布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年度数据,1994-1999年只有年数据,到了2000年,开始公布月度数据。

  另外,在2002年的时候,中国人民银行对央行资产负债表统计条目,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要分析央妈的资产负债表,最好从2002年开始才算比较合适。

  根据这个图表,从2002年到现在,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从5.1万亿元,增加到现在的44.1万亿元,几乎增长了8倍之多。

  根据这个图表还知道,人民币的“锚”可以分为8种:外汇、黄金、其他国外资产、国债、对银行债权、对其他金融机构债权、对非金融机构债权、其他资产。

  过去20年,中国的广义货币M2由18.3万亿元,增加到当前的292.3万亿元,净增加274万亿元,但这其中,真正由央行自身“印钞”印出来的货币,是39万亿,其余的235万亿,其实都是由基础货币在社会上流转而形成的存款。

  进一步地,我们还可以通过分析央行资产结构的变迁,了解这39万亿元“央行原创货币”,都是通过锚定什么而印出来的。

  这12年时间,央行资产规模由5.1万亿扩张到33.8万亿,外汇资产占比从不足45%提升到80%以上,从2010年到2014年连续5年时间,外汇资产占到央行总资产规模80%以上,其他的资产占比都在降低——这说明,新扩张出来的28.7万亿元“央行原创货币”,绝大部分是通过央行购买外汇而印刷,其他的“锚”,基本都可以忽略。

  但是,从2015年开始,外汇资产占央行总资产的规模开始持续下降,到2023年11月份,其占比再次降到50%以下,而在外汇资产占比迅速降低的同时,“对银行的债权”这个“锚”,则急速扩张,2013年底占比连5%都不到,到2023年11月份,占比已经达到了39%。

  主要是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如逆回购、SLO、MLF、SLF、PSL等),接手的商业银行抵押给央行的各种债券,另外还包含了对中小企业、支农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在2015年之后,该类资产最主要的构成应该是地方政府债券。

  2014年之前,补充抵押贷款(PSL)、中期借贷便利(MLF)、常备借贷便利(SLF)的规模都很小,“对银行债权”规模只是维持在1.5万亿元以下,但是,从2015年起该数据异军突起,总量和占比都急速飙升。

  2014年到2015年上半年,当时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已经非常严峻,各省市地方政府及他们的融资平台,债务缠身,无法通过自身化解。于是,在财政部牵头之下,2015年5月中旬,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联合下发文件,明确将地方政府债券纳入国库现金管理质押品范围——这也意味着,地方政府债券,从此能够抵押给央行换取现金,成为除外汇、黄金、国债之外人民币的另一个来源。

  自从地方政府债券被纳入国库质押品之后,“对银行的债权”规模迅速抬升,到2023年其总规模已经高达17万亿元,而外汇资产、黄金和其他国外资产,却从高峰的27.8万亿元下降到目前的23.3万亿元。

  也就是说,2014年以来,央行资产规模从33.8万亿增加到44.1万亿,其中有17万亿元(含外汇资产下降额度)的央行原创货币,都是依赖于各种债券、特别是地方政府债券而印刷,目前,以各种债券为底层资产的人民币,已经占了央行原创货币近40%的比重。

  下面的表格,则是2002年迄今中国人民银行不同资产类别的占比情况——这代表着发行人民币的锚的构成比例。

  1)通常而言,我们所说的广义货币M2,并非央行“印刷”,而是基础货币通过信贷扩张流转之后所体现的全社会存款总额,只有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才是真正的“央妈印钱”;

  2)2002年迄今,央妈原创货币新增39万亿元,加上原有的5万亿,目前央妈原创货币的总量为44万亿元;

  4)截至目前,央妈原创的这44万亿元货币,以外汇、黄金及其他国外资产为锚的,约23.3万亿元,而以地方政府债券为主的各种债券为锚的,约17万亿元,还有3.5%的国债质押以及5%的其他资产质押——抓大方向的来说,就是说2004-2014年人民币可以认为是单锚(外汇),而2015年迄今的人民币,则可以被认为是双锚(外汇与地方政府债券)。

  有人可能会问了,44万亿元基础数据,这个量与国外相比如何呢?特别是与美国、欧元区、日本这三大经济体的“央行原创货币”相比,我们到底印得是多还是少?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