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相对论忘掉过去的冠军吧中国女足其实也很难
近日的巴黎奥运会女足亚洲区预选赛第二阶段B组第3轮争夺中,中国女足1比1战平韩国女足,双方均出局无缘奥运会比赛。一时间,中国女足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从亚洲冠军到世界杯、亚运会、奥预赛成绩不理想,仅一年多的时间,是中国女足变了还是我们的要求高了?
无缘巴黎奥运会,是中国女足继2011年不敌日本女足无缘2012年伦敦奥运会之后,第二次无缘奥运会女足决赛圈阶段比赛。当终场哨声的那一刻,赛场上的姑娘们难掩失落,有的人红了眼睛,有的人泣不成声。她们在与韩国女足的比赛中表现并不差,打出了三场比赛中最好的表现。只可惜,这样的“最好”并不足以填平她们首场比赛失利挖下的坑。
事实上,在10月底首战1比2不敌朝鲜女足后,中国女足能否晋级奥运会就变成了一道比较烦琐的算术题,外界为此伤透了脑筋。至于结果基本达成一致,那就是中国女足突围的可能性并不高:因为小组里还有较为强劲的韩国女足,以小组头名的身份晋级机会可能不大,以三个小组中成绩最好的第二名晋级也有难度。最终一场平局终结了各种猜想。
中国女足为什么会无缘巴黎奥运会,如果一定要找原因,实在太多,最主要还是人员不整。早在中国女足为本次比赛集训时,就多名主力球员因伤因病缺阵,比如王霜、李梦雯等。此外,在亚洲杯决赛中表现不俗的唐佳丽、肖裕仪和中场大将张馨也不在名单中。而赛中,吴澄舒、刘艳秋、张睿等表现出色的球员也出现了伤病等身体条件不佳的情况。几乎缺席大半主力,原本就没有绝对优势的中国女足行进更加艰难,三场比赛始终找不到一套稳定的阵容。不稳定的阵容让球队出现了状态慢热、默契度不够的情况,最终铩羽而归。总之,因为人员不整,中国女足在这次比赛中竞争力并不是很强,最理想的晋级情况是拼下朝鲜女足和泰国女足,以最好成绩的小组第二身份晋级,但首战告负打乱了这一节奏,以至于逼平韩国女足已无济于事。
2022年年初时隔16年重夺亚洲杯冠军,到如今相继在世界杯、亚运会上折戟并队史第二次无缘奥运会比赛,仅仅一年,中国女足像变了一支球队,这中间出了什么问题?有没有一种可能,是我们高估了中国女足。事实上,中国女足重夺亚洲杯冠军并不意味着她们的整体实力和水平已经达到了亚洲冠军级,那个时候她们在东京奥运会中失利不久,队伍憋着一口气,正好在亚洲杯时拧成了一股绳,艰难战胜日本女足和韩国女足后夺冠。这里面,球员的拼劲、意志力甚至运气占据很大的因素,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球队战术和球员技术的短板,所以拼出了一片天空。
经过了世界杯,球迷实际上已经清楚地看到,与中国男足同在一样的足球环境里,中国女足各方面都与世界一流球员有着较大的差距,而随着比赛场次的增加,再怎么强调精神面貌,也无法弥补技术上的不足,最终外界也就看到了她们的接连失利。或许,当初中国女足的夺冠正好遇到了中国男足在世预赛上的失利,而且还有输给越南男足的场次,以至于中国女足被无形之中夸大甚至神话。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女足的真实情况,她们这些年确实在进步,有不少走出国门到海外踢球的球员,但也只是在成长期,她们同样面临后备人才的短缺。正如当年的铿锵玫瑰老去后,中国女足陷入低谷一样,这一批在亚洲杯上夺冠的球员年龄也不断增大了,谁又来接她们的班?这并非危言耸听,如果有“00后”的中后卫队友能够顶上来,33岁的王珊珊还需要客串后卫吗?她可是一名锋线球员,而且年纪也不小了。
中国女足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比中国男足少,无缘奥运会后,接下来她们在较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国际大赛的机会,对于进入职业生涯后期的张睿、王珊珊等老将来说,或许也即将告别赛场。而对于正处在上升期的张琳艳、沉梦雨、涂琳俪等年青一代球员来说,她们更需要在训练中不断强化自己,为日后的赛事做准备。没有了赛事,中国女足又该怎么梳理自己的发展之路,也将是接下来中国足球的一个看点,无论怎么做,都要先收起亚洲杯冠军的优越感,脚踏实地,真真正正磨合出一支更具竞争力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