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客口出狂言中国不买美债就开打?基辛格预警
据海峡导报3月27日报道称,美国政客叫嚣中国不买美债就开打,蔡正元回呛:那就试试看。据悉,岛内国民党前“立委”蔡正元是在一则访谈节目中提及了该话题。而“中国不买美债就开打”这句大言不惭的话语正是出自美国下届总统竞选人尼基·黑利之口。具体来看,近日黑利在公开场合口出狂言,说一旦让她当上美国总统,将会让中方承受与苏联一样的下场,沦为历史的灰烬。显然,在她看来,这就是中方不买美债的下场。不难看出,这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言论正是美方政客频频拿来作秀的把戏之一,通过发表对华偏激的言论来煽动美国国内民粹以及迎合美国对华强硬派的政治需求,从而提升相应的支持率。至于中美开战与否就与她无关了,毕竟拿到更多的选票才是美国政客真实的图谋。此外,黑利能不能成为美国总统还是个问题,而她在此刻就发表如此言论只能凸显出作秀的成分居多。
值得一提的是,黑利的话语也从侧面反映出美国政府的焦虑。在美方正遭遇通胀危机、国债上限危机以及银行危机三大噩运之际,美方不仅要面临经济衰退的挑战,还要应对国际信誉逐渐下挫的被动局面。我们注意到,随着美方激进的货币政策的推行,国际社会在金融领域被美方接连收割两次韭菜,在美元宽松和紧缩的连环套中,世界多国出现通胀高企不下、本币大幅贬值以及资本外流等三大困境,在这种情况下,美元的稳定特性在逐渐下滑,相关风险也在加速提高,国际社会对美元的信任感大幅拉低,这种趋势让抛美债成了一种风潮。
据悉,中国目前的美债持有量触及2009年以来的最低点。实际上,美方的自私做法不仅让世界新兴经济体大受折磨,也让其盟友也相当难受。如今即便是美方忠实附庸的日本也不得不降低风险,大量减持美债。日本在去年就抛出了2245亿美元,法国、沙特、以色列、比利时等国也相继减持不少美债。我们注意到,在抛售美债的国家中,俄罗斯的动作可谓是果断决绝,就在今年1月份,俄方将自己的美债持有量从6亿多直接拉低至不到1亿美元,甚至有俄方专家指出,仅剩的6700万美元的美国债或将在后续清零。毫无疑问,俄方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美方对俄方的金融制裁过于极端,同时俄方也是在规避美元信誉下降所带来的风险。
那么问题来了,在去美元化浪潮席卷世界之时,什么货币才是相对稳定的?这也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话题,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以及国际影响力日益强大,人民币让国际社会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考虑用人民币来结算贸易或选择增持人民币。不得不说,人民币背后有稳定的中国作为后盾,这一特点明显会加深外界对人民币的信任度,这一信任感的提升也让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更加清晰和宽广。对此,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已经发现不妙了。据观察者网近日援引外媒报道称,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近日表示,美国注意到中国和俄罗斯尝试共同创造替代美元结算的方法,但她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将“非常困难”。不可否认的是,人民币的国际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是美元信任危机的持续加重恰好推进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耶伦还指出,若美国发生债务违约,将削弱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不提高债务上限将导致经济衰退或更糟。
毫无疑问,美方的处境已经相当艰难了,走出泥沼显然是美方的当务之急。眼看着中国经济正强势复苏,美方仿佛找到“救星”了,最近美方对外放话称,耶伦和商务部长雷蒙多计划访华,但是这一安排还得和中方协商。对于美方一边遏制中方,一边想从中方获利的行为,中方自然是反对的。然而,美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对华政策是多么的错误和偏激,光想着既要打压中方,还要和中方谈合作。如今中美关系还没从风雨飘摇中脱离出来,这使得外界存在不少担忧,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发出了预警,在他看来,如果中美之间发生“第二次冷战”,将比第一次冷战危险得多。毋庸置疑,中美关系处于低谷,责任全在美方。美方是时候该摒弃陈旧的冷战思维了,以合作共赢的态度才能让中美关系重回正轨,同时也有利于美方及早扭转颓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