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地方资讯门户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中国建造师信息网-福建二级建造师_报考条件_学历要求_报考资格_报名时间_注册_培训-中国建造师网

热门关键词: 

  2008年,清明节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假日。但老百姓都清楚,作为一个时令节气的清明,它早已经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农民,根据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较为准确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等方面的变化。

  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十分重要,因为清明一到,气温随之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好时机。故民间常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说法。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以及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经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就已有明确的文字记载。但作为节日,其实是在唐朝形成的。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取自三个相近的节日综合而成的传统习俗。已经不单是一个普通的时令节气,更像是一种传统习俗。

  最初,清明只是一个提醒农民进行春耕的节气。由于清明节与寒食节、上巳节日期相近,所以三者就逐渐融为一体。

  在唐宋时期形成了每年农历二月廿十三前后祭祖扫墓为中心,囊括寒食风俗与踏青等诸多内容的传统节日。

  就拿清明节与寒食节来说,在时间上,清明是寒食节过后的三天,更重要的是清明节很多习俗与寒食节几乎一脉相承,如扫墓、荡秋千。

  而寒食节的来历则是与历史上着名忠臣介子推的故事有关,传说介子推在晋文公功成名就之后,带着自己老母到山西绵山隐居。

  有人说放火烧山,作为孝子的介子推却仍然无动于衷,后来人们发现介子推与他的母亲一同被烧死在一棵柳树下。

  为了纪念介子推,有了在寒食节禁火三日与扫墓的习俗,所以寒食节与清明在某些习俗上有着许多相近之处。

  这一故事无证可考,或许只是后人对寒食节和清明的额外体会。不过正因为这个故事的加入,在很大程度上赋予了寒食节更加稳固的地位。

  而上巳节则是在清明的前一天夏历三月初三,这一节日最早出现在西汉初年的文献中,据说是古代举行洗浴消除灾祸的重要日子。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渊源,上巳节、清明节、寒食节三个传统节日综合起来,就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民间风俗和文化内涵。

  我国传统清明节期间的活动有很多,包括扫墓、踏青、荡秋千、拔河、沐浴、求姻缘等,传统食物包括青团、清明果、蒿饼等。

  和其他传统节日相比,清明节还有三大特色:兼具西方感恩节、情人节;兼有节气与节日的双重地位与身份;不仅是祭奠离世亲人,还是亲人团聚、野外踏青,亲近大自然的好日子。

  清明节其实有诸多深刻的内涵,它已经不单单是普通的时令节气,甚至与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更与中华传统文化、传统节俗有着密切关联。

  中华民族的精神根基是孝道,传统文化中的孝绝对不是简单的子敬父,而是以孝为责、以孝治国,没有哪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把“孝”字挥写得如此淋漓尽致。

  随着社会进步,清明节有了多元思想,迸发出新的活力。清明的传统底蕴既有扫墓沉重,又有踏青郊游轻快。发展到今天,清明节等其他节日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蕴含无限的精神旨趣。

  加上新时代给清明节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和特色内容,使其更好地承担起唤醒民族的集体记忆,增强加深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的功能,更有利于凝聚民心。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