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巴新种蘑菇结果种的太好了让当地部落都放弃了械斗
这里不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还有广袤的热带雨林和多样的野生动植物,赋予了这片土地独特的自然魅力。
然而,受到殖民文化的影响,英国、荷兰、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先后瓜分了这片土地,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2018年,巴新在全球189个经济体中的排名仅为第153位,凸显了其经济发展水平的极度落后。
他们曾尝试通过推广板球运动,让当地人民没有多余精力打架,来化解部落间的冲突,但这种做法未能触及问题的根本。
1995年,一位名叫瓦伊的巴新青年,怀揣着改变家乡命运的梦想,踏上了前往中国福建农林大学的求学之路。
然而,在巴新推广菌草技术并非易事。巴新的农业基础薄弱,民众缺乏现代农业知识,基础设施更是简陋不堪。
他们的日收入从不足40元,提高到了近200元,年收入更是可以达到7万元。这在以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生活质量也明显改善了。菌草种植不仅让巴新人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还让他们过上了有房住、有学上的幸福生活。
这个品种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抗旱性强。当第一批金黄的稻穗在巴新的土地上摇曳时,人们的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感激。
中国还帮助巴新改善了交通状况。在APEC会议召开前夕,中国承建了一条从机场到APEC大厦的道路。
她不仅购置了汽车,还盖起了新房。更重要的是,她为当地妇女提供了就业机会,带动更多人实现了自力更生。
弗雷达还培养了一批菌草种植技术人才。她希望这些人能够将这门致富的技术传承下去,让更多人受益。
渐渐地,菌草成为了连接中国与巴新的纽带。它不仅带来了经济上的富足,也带来了人与人之间的幸福与和谐。
中国对巴新的援助,有着鲜明的特点。它注重培养受援国的造血功能,不仅提供鱼,更重要的是传授钓鱼的方法。
随着自然资源开发的日渐成熟,石油、黄金、镍、钴等资源的出口不断增加,为巴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我国“授人以渔”的模式,帮助巴新人民解决了生活的困境,让他们找到了前进的目标,从根本上解决了他们械斗的原因。相信之后两个国家也会共同合作,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1.澎湃新闻:《“一带一路”启示录|中国的“幸福草”在巴新“化剑为犁”》-2023-11-12.中国经济网:《中国菌草成造福世界“幸福草”》-2024-8-93.新华社:《巴新总理:中国菌草旱稻项目在巴新农业和减贫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2024-5-234.环球网:《走访巴新中资大工程:从课桌上印着“深圳”的友谊学校,到满满中国味的独立大道》-2018-11-195.中国网:《巴新骚乱迅速平息,无碍中巴关系大局》-202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