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宽(kuān)宏(hóng)大(dà)量(liáng)看看网友是怎么说的!
1988年,出演《铁齿铜牙纪晓岚》的张国立在南极跟随科考队考察,途中遇险,他勇炸冰山,荣获一等功,回国却闭口不提,低调生活。
张国立大家都非常熟悉,曾经演过《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等众多脍炙人口的影视作品,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曾跟随国家科考队前往南极,并且荣获个人二等功,集体一等功。
1988年,国家决定在南极圈内建立科考站“中山站”,派出的队伍里,除了专业的科考队员,还准备配备中央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要将这个历史时刻拍摄记录下来,向全世界证明,中国人也能在南极建立自己的科考站。
张国立有拍摄经验,会演戏,身体素质又好,再加上他本人也是非常希望参加这次活动,所以在收到邀请之后,张国立不假思索地立刻同意参加。
1988年11月,科考船“极地号”从青岛出发,途径澳大利亚补充物资时,张国立遇到了一件令他十分愤怒的事情。
愤怒的张国荣找到一件T恤,用笔在T恤正面写上了“中国,北京”,并穿着这件衣服走在澳大利亚的街头上。
在航程中,科考队员们遭遇了无数的困境,十级以上的大风、十多米高的巨浪,都只是家常便饭,横冲直撞的浮冰,才是需要注意的,科考船一旦被撞上,轻则进退不得,重便是船毁人亡。
科考船“极地号”即将抵达南极大陆,距离登陆点只有400米时,一场特大冰崩袭来,对于科考船来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藏匿在水下的巨大冰川,撞上就是一个大窟窿。
当时,一块块卡车大小的冰块从天而将,水面上的冰川崩裂,海中掀起滔天巨浪,“极地号”只能减速航行,防止被冰块砸到,但即便如此,船头还是被浮冰撞出一个大凹洞,幸好的是没有漏水。
“极地号”破冰能力有限,因而只能放慢速度,慢慢往前挪动,不久就被大量的浮冰包围,无法再挪动。
南极附近海域温度极低,达到了零下30多度,浮冰聚集起来之后,几乎不可能融化,并且慢慢对科考船形成了挤压。
当时情况十万火急,我国向附近其他国家的科考队发出求救,苏联、美国等都派出直升机过来接应,但是他们看到这种情况时,都是无奈的建议弃船,因为如果没有外力干预,这艘船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才能出来。
当时国内的情况是,暂时没有能力自行建造破冰船,如果决定弃船,就要损失“极地号”,我国的南极科考会遭遇更大阻碍。
但是为了科考队的人身安全,船长只能下令弃船,有八名党员自愿留下,同科考船共存亡,张国立也选择了留在船上和大家一起办法。
“敢死队员”们写好遗书后,船长拿出炸药,张国立在当铁路工人时参与过爆破,作为船上唯一使用过炸药的人,他被任命位爆破组长。
组员们用了数个小时的时间,在冰川上凿出炸点,埋下炸药,随着张国立一声令下,所有爆破点的引线被均被点燃。
在这个爆破过程中,所有炸点必须按照顺序依次爆破,只要有一个哑火,就没办法控制爆炸后后的冰川走向。
按照计算好的时间,第一炮,第二炮......第七炮接连炸响,到了第八炮,突然哑火,千钧一发之际,张国立毅然跑上前去,再次点燃了引线。
在他往回跑时,炸药便轰然炸响,张国立只好就地趴下,飞溅的冰块如同子弹、飞刀,“嗖”的从耳边飞过,所幸张国立命大,没有被冰块击中。
在他起身后,冰山成功的被炸开一条口子,产生了一条足以让科考船突破冰山包围的缝隙。所有科考队员都围了上来,拍手叫好,连声夸赞张国立是好样的。
这件事张国荣几乎很少提及,即使后来在节目中提到,也只是轻描淡写带过,并且说道:网友们是把集体的功劳都加到了他一个人头上。
集体一等功,个人二等功,说起来轻描淡写,但只有切身体会过,才能明白当初张国立和科考队员们是吃了多大的苦头获得到的。
张国立作为一名演员,不将这件事情说出来给自己增加热度,而是选择低头默默的拍摄作品,可谓是不慕名利,也只有身上带着这种美好品德的人,才能够在演艺圈走的长久,成为一棵常青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