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镇厅之宝”即将亮相!北京艺术中心10余场演出和活动等你来
3月20日下午,北京艺术中心管风琴落成庆典暨“天籁和鸣·北京艺术中心管风琴艺术周”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艺术中心音乐厅举办。
3月23日至3月31日,北京艺术中心管风琴艺术周将奉上十余场丰富多彩的演出和艺术活动,北京艺术中心音乐厅“镇厅之宝”“法国浪漫派”管风琴将首次与观众见面。
本月即将揭幕启用的“法国浪漫派”管风琴,由奥地利里格尔管风琴公司为北京艺术中心音乐厅量身定制,共有86个音栓,6002根音管。
为此,北京艺术中心将于2024年3月23日至3月31日推出“天籁和鸣·北京艺术中心管风琴艺术周”。
这台管风琴是国内独一无二的,由一个主琴与2个辅琴组成并运用最新技术,在移动演奏台上增加机械触感,是全亚洲范围内的首次尝试。
北京艺术中心音乐厅由大量美妙的线条组成,建造师们根据音乐厅的环境特点,设计了管风琴融入优美线条的外观和环绕式的声音效果。
如此历史悠久而构造精致的管风琴,其设计与安装调试过程也极其复杂。为了建造这架管风琴,团队克服了很多困难,大概花了4万个小时,近60位管风琴工程师建造这架管风琴,先后有12位管风琴工程师来到北京。
新管风琴的声音,比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更柔和细腻。她深度参与了两架管风琴的设计和选购,非常了解它们在定位上的区分——
国家大剧院坐落于长安街畔,毗邻天安门广场,音乐厅的管风琴来自德国制造世家约翰尼斯·克莱斯,声音一出来,便要“高亢而明亮,能把人震住”。北京艺术中心的管风琴则属于法国浪漫派,木质音管更多,能更好地演奏浪漫派和现代派作品。
沉凡秀同时希望,管风琴这件造价不菲、历史悠久的乐器能“古为中用,洋为中用”。于是,在3月28日的音乐会上,她将用大提琴、小号、琵琶等中外乐器与管风琴对话,展现并探索管风琴的更多可能。
作为北京艺术中心首次开展的“主题艺术周”,本次艺术周的板块设计突破了传统管风琴演出的范畴,承载着无数建造者与艺术家的期许,希望能够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北京艺术中心,以亲身参与的方式感受管风琴艺术之美。
在本次管风琴艺术周期间,北京艺术中心“处处是舞台”,各剧场及公共空间将举行十余场丰富多彩的演出和艺术活动,汇聚国家大剧院管风琴艺术的优质资源,是北京艺术中心自落成、开幕以来,管风琴乐器及艺术活动运营成果的集中展示。
本场音乐会创新性地将管风琴与大提琴、小号、琵琶等多种乐器巧妙融合,赋予圣-桑《天鹅》、巴赫《D大调协奏曲》、王丹红《云想花想》等中外经典曲目以全新的听觉体验。
3月30日,法国着名管风琴演奏家奥利维耶·拉特利也将呈现一场“为艺术为友谊”奥利维耶·拉特利音乐会。
带来亚历山大·吉尔芒《第一奏鸣曲:终曲》、李斯特《爱之梦》、巴赫《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BWV 565》等展现管风琴多元音乐风格与色彩的曲目;
3月31日,北京艺术中心还将开启首场河畔时光周末音乐会,由管风琴演奏家沉媛携手历史学者段志强带来“音乐与全球史”——管风琴知识音乐会。
具体包括一场临展、一节大师课、一场河畔时光周末音乐会与八场公众活动,包含三场“Orgelkids”工作坊、三场知识导赏和两场公共空间演出。
活动以沉浸式观展体验、寓教于乐的知识普及与鼓励创造的探索实践,吸引大量管风琴爱好者、行业专家及青少年学子参与,让更广泛的受众得以感受音乐之美,在交流分享中增进理解,在欣赏互动中实现成长。
据悉,北京艺术中心将持续打造系列“主题艺术周”,融入公益、文旅、亲子等多元要素,搭建起文化交流、艺术展示、知识普及的广阔平台,不断构建北京艺术中心艺术活动品牌多元矩阵,加强城市副中心和京津冀的文化艺术交流,涵养运河边的艺术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