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哪有广告香?快手、B站摸着百度过河|财报解读
据财报数据,一季度快手营收294亿,同比增长16.6%,百度一季度营收315亿,但涨幅仅为1%,而且百度已经连续几个季度处于低增长水平。按此趋势,快手最快可能在二季度营收超过百度。此前,快手App月活已经超过百度App。两者市值差距也在进一步缩小。
作为少有的还在亏损的互联网公司,B站接下来也得靠广告来提升营收规模和毛利率:一季度B站营收56.6亿,亏损7.49亿;广告营收16.7亿,同比增长31%,在四大收入中增速最大。
一季度是传统广告淡季,百度失去的增速养活了更多二线互联网公司,快手、B站的广告收入增速都跑赢了大盘,更撑起了各自公司整体营收增长基本面。
上个季度快手的线上营销服务(广告收入)增长27%,达到166亿,与百度的170亿已经非常接近,超过百度只是时间问题。
第一是AIGC提升营销效率。和百度、腾讯等广告平台一样,快手也通过AIGC赋能营销的各个环节,提升营销效率,带来广告收入增量,这已经是一个行业共识。
第二是短剧红利,教育等行业恢复。一季度快手平台上,付费短剧日均广告消耗增长4倍,足见短剧投放有多火。快手在短剧的布局甚至比抖音更早,所以快手吃到了足够多的短剧红利。此外,教育等行业的投放恢复也非常强劲,比如教育行业增长达到2倍。
第三是搜索广告。一季度月均使用快手搜索的用户同比增长超15%,单日搜索次数峰值近8亿次,搜索营销服务收入一季度同比增长50%。
另据抖音最新披露数据显示:抖音搜索月活用户达到5亿,人均每日搜索7次,搜索不仅成为视频二次分发的主要入口,也逐渐占据了用户主动搜索的心智。
除了广告之外,上一季度,快手电商为主的其他服务收入虽然占比不高,但涨幅明显,从28亿增长至41.8亿,增长49%。这主要得益于内容电商赛道的整体红利还在释放,虽然规模和抖音没法比,但随着快手电商生态的进一步完善还有一定的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直播收入作为快手的第二增长曲线不增反降,一季度快手直播收入85.8亿,同比下降8%。
无独有偶,上个月辛巴再次在快手直播过程中发布过激言论挑战快手平台,把快手和头部主播之间的矛盾再次推向台前。
虽然现在各平台增长都到达天花板,但是快手停在了与百度相当的规模,并维持成本很高,与抖音、视频号的竞争也更直接了。
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今年三月,国内下沉用户数规模6.47亿,抖音和快手两个App去重用户达到4.8亿,市场占有率达到75%。这意味着,快手要获取新用户就大概率需要从抖音手中抢用户,这个获客成本将越来越高。
据快手财报,其上个季度的销售和推广费用同比增加了7.5%,意味着快手在花更多钱来维持现在的体量和增长,这在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不算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此外,快手对广告收入的依赖程度不降反升,上个季度快手广告收入占比达到56.6%,比去年的51.8%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直播收入下降了近8个百分点。这也不是一个积极信号,意味着快手的抗风险能力、后续想象力都会受限。
B站一季度财报发布后,股价大跌 12.37% ,创过去一个季度最大单日跌幅。足见资本市场对这份财报的失望。
具体来看:一季度B站广告营收16.7亿,同比增长31%,是整个财报中最大的亮点。此外,B站会员等增值服务收入还算稳健,25.3亿元,同比增长17%。但游戏和其他收入表现非常差,同比、环比均出现下降,拖累了整体营收增速。
但B 站目前的广告增长快主要还是因为其广告商业化较晚、规模较小,以及百度广告业务流出的红利,并不意味着B站本身广告业务已经成熟稳健。
实际上 B 站的广告收入是远不及行业平均水平。B站最新月活 3.41亿,约为百度、快手一半,但广告营收只有他们的十分之一左右。
B站的营收大头是增值业务,也就是会员、打赏等C端业务。而用户付费之后,就会对广告抵触心理强烈。例如,此前B站上线贴片广告就引发用户的强烈抵制。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B站更像是长视频网站,所以其营收规模也更接近爱奇艺、腾讯视频,而不是快手。
因此,B站的广告商业化虽然还有空间,但是很难直接复制快手、百度模式,其商业化基础设施建设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新的财报中,B站披露了用户日活1.024亿,较上个季度仅增长230万。这个数据显示,1亿日活已经基本成为B站的用户规模天花板。
自去年爆发B站UP主停更潮以来,B站和UP主之间的矛盾就一直不断。最近B站知名头部UP主阿test发布视频实名吐槽B站产品的诸多问题,以及对UP主的忽视。其根本还是因为B站的降本增效策略不得不牺牲一部分UP主的利益。
据B站财报,上个季度B站的收入分成成本为22.38亿,同比增长13%,而同期的广告收入增长31%,也就是说,UP主并没有拿到与他们带来的广告价值相匹配的收入增量。
这是B站当下的真正难题:表面任务是扭亏为盈,实际上是要如何重新建立“用户、UP主、广告主”之间的增长飞轮?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