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边女恶心!”初三女生穿这样被指责羞辱照片曝光:太意外
年轻人对于时尚的认知和追求也是非常正常的,他们应该有自由选择自己的穿着方式,而不会因此受到质疑和指责。
如今孩子们不经意说出的一些所谓的“热词”“热梗”,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互联网,尤其是各大短视频平台。
一方面,在媒介的高速发展下,接触互联网内容的费力程度大大下降,这使得不少孩子开始频繁认识与使用网络热词、热梗。
事实上,原本并不见得孩子们对于热词、热梗有多大需求,但是很多时候,青春期孩子出于从众、慕拜心理,容易盲目追求互联网热度潮流,从而导致孩子们张口闭口都是热词热梗的现象愈发普遍。
以致于很多本不关心网络热文化的孩子为了不被看作“落伍”,不被视为“异端”,也不自觉地入了流,开始在生活中狂用、乱用一些网络热词。
诚然,孩子接触并融入互联网并不是一件完全意义上的坏事,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互联网造词、造梗并不需要太多深入思考乃至道德底线。
这对于年纪小、文化程度低的人来说,不太容易分辨由热度裹挟而来的网络热文化,甚至是一些“垃圾文化”。
他们非常容易被互联网上的一些“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垃圾文化”所误导,从而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开始无意识模仿。
以“擦边”这一“垃圾梗”为例,不少孩子不仅开始用其随意评价、中伤身边的人,甚至在某平台掀起了“中学生擦边”的变装视频风。
如今不少网络热文化饱受诟病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过分成年化、色彩化的词语出自不符合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们的口中,很有可能对孩子们正在塑造的世界观、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使其发生偏移、歪曲。
诚然,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社会不能完全营造一个真空无菌的环境,但是这也不能成为放纵孩子暴露于互联网“垃圾文化”之下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