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胰岛素治疗受阻合并多重并发症需另辟蹊径突出重围
2型糖尿病(T2DM)是多病因、多机制导致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随着病程进展,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代谢紊乱将进一步加重,从而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对于血糖较高且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需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帮助改善患者疾病预后。下面由分享一则合并多种并发症的中年T2DM患者,既往基础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转换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进行血糖管理的临床案例,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现病史:患者12年前诊断为2型糖尿病,既往先后使用多种口服降糖药(OADs)(二甲双胍,其余具体不详)。近6个月血糖控制不佳,自测空腹血糖(FPG)9~13mmol/L,2h餐后血糖(PPG)12~15mmol/L。当前降糖方案为甘精胰岛素40U每日一次(QD)皮下注射(IH),联合二甲双胍0.5g每次三次(TID)口服(PO)治疗。体重较前增加1.5~2.5kg,近期无明显体重变化及低血糖发生。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年,目前缬沙坦氨氯地平1片QD PO治疗,血压可控制在120~125/80~85mmHg。
专科检查:神志清楚,发育正常,体型肥胖。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腹部软,腹部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肌张力正常,双下肢无水肿,浅感觉无异常,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正常。
注: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γ-GT:γ-谷氨酰转肽酶;eGF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TC:总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甘油三酯;UAC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HbA1c:糖化血红蛋白
降糖治疗:停用甘精胰岛素,转换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联合恩格列净治疗,二甲双胍因不耐受(出现腹痛腹泻反应)而停用。患者住院治疗一周后出院,用药方案及血糖监测情况(单位:mmol/L)如下。
其他疾病治疗:缬沙坦氨氯地平1片QD PO,阿托伐他汀片 10mg QD PO,非布司他片20mg QD PO。
本案例为中年男性T2DM患者,病程长,合并血管并发症、代谢综合征。既往相继使用OADs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近半年平均FPG 9~13mmol/L,PPG 12~15mmol/L,HbA1c 8.2%,此次入院寻求进一步治疗。
根据各大糖尿病相关防治指南/共识建议,面对OAD+基础胰岛素治疗3个月HbA1c未达标情况,应考虑调整胰岛素的治疗方案[1]。按照常规调节方案,一般是增加基础胰岛素剂量或在基础胰岛素基础上增加其余和胰岛素机制互补的降糖药物。但考虑到患者使用甘精胰岛素40U,剂量较高但血糖仍不受控,且存在腹型肥胖和多种并发症,提示该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此时若是一味增加基础胰岛素剂量可能会导致患者体重增加或者低血糖事件增加的风险。因此,可以考虑增加与胰岛素机制互补的降糖药物。
《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临床应用专家指导建议》(以下简称《指导建议》)指出,创新降糖药物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是基础胰岛素和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的联合制剂,通过双组分作用于胰岛素受体和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覆盖T2DM多重病理机制,发挥协同作用,从而增强降糖效果,提高血糖达标率,减少胰岛素治疗带来的低血糖和体重增加风险[2]。《指导建议》还指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适用于基础胰岛素治疗3个月HbA1c不达标患者的转换治疗[2]。且其一日一次皮下注射,可在全天任意时间给药,不受进餐影响,简化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此外,该患者合并患有血管并发症,且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根据指南推荐,应使用具有心血管获益证据的药物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或GLP-1RA[1],因此为患者加用恩格列净治疗。而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的DUAL Ⅱ、DUAL Ⅴ、DUAL Ⅶ研究的事后分析显示,既往基础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转换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较基础胰岛素或基础-餐时胰岛素方案可改善收缩压、HDL-C和LDL-C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同时不增加体重增加风险[3-5]。从这一角度来说,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联合恩格列净治疗可帮助改善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停用甘精胰岛素和二甲双胍(患者不耐受),调整降糖方案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16剂量单位 QD IH+恩格列净10mg QD PO治疗。在本案例调整治疗期间,患者血糖逐渐平稳降至理想水平,出院后2个月后血糖状况保持良好,FPG控制在6mmol/L以内,PPG控制在8mmol/L以内,且实现血糖达标(HbA1c 6.1%)。期间未出现低血糖事件,且患者实现了体重获益。该案例整体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实现了血糖、心血管、代谢、体重等多重获益,患者对本次方案制定感到满意。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患者转换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后剂量未超过20剂量单位,相较于此前每日40U基础胰岛素,剂量减少且实现了优质降糖。综上所述,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一针多靶”、“增效减副”地帮助患者实现了简易、高效、安全控糖,为基础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转换方案提供了临床思路和选择,值得我们在临床中选择合适的患者进一步积累治疗经验。
[2]《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临床应用专家指导建议》编写组. 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临床应用专家指导建议.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3,15(03):209-215.